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,电子、汽车、五金等领域的黑灯工厂数量持续增长,但清洁环节的 “无人化” 却滞后于生产环节,主要面临三大痛点:
    - 
        人工成本居高不下:深夜清洁需支付双倍加班费,且工厂车间面积大(多为数千至数万平方米),至少需
        2-3 人协作,长期下来人力成本压力显著。
    
- 
        清洁效率与质量不稳定:人工清洁速度慢,易因疲劳遗漏设备底部、角落等盲区,油污、金属碎屑堆积还可能引发设备故障,影响生产进度。
    
- 
        深夜作业安全风险高:车间内大型设备多、物流通道复杂,深夜光线较暗时,人工清洁易发生碰撞、滑倒等安全事故。
    
    针对黑灯工厂的 “无人清洁” 需求,坦力工业洗地机器人通过三大核心能力,实现 “自主作业、高效清洁、安全可靠” 的目标:
    - 
        定时自主作业,无需人工值守:支持提前设定清洁时间(如凌晨
        2-5 点生产线停工间隙),机器人自动从充电桩出发,完成清洁后自主归位充电,全程无需人员干预,完美适配黑灯工厂的 “无人化” 场景。
    
- 
        智能导航 + 强效清洁,覆盖无死角:搭载激光
        SLAM 导航技术,可精准识别车间设备、通道边界,灵活躲避障碍物;搭配高压滚刷与吸水扒,能快速清除油污、粉尘、金属碎屑,清洁效率达 1500-3000 平方米 / 小时,是人工清洁的 3-5 倍。
    
- 
        多重安全防护,适配工业场景:配备超声波传感器、防撞条等防护装置,可实时检测周边环境;机身防水等级达
        IP54,能耐受车间潮湿、油污环境,同时支持远程监控,清洁状态、设备故障可通过手机或电脑实时查看,运维更省心。
    
    在广东东莞某电子黑灯工厂,坦力工业洗地机器人已投入使用 3 个月,带来了显著的效率与成本优化:
    - 
        成本下降 40%:此前工厂需
        3 名保洁员深夜作业 4 小时,月均人力成本约 1.8 万元;使用机器人后,每月仅需支付电费与少量运维费用,成本直接降低 40%。
    
- 
        清洁达标率 100%:机器人可覆盖车间设备底部、货架间隙等人工难触及的区域,经第三方检测,地面粉尘残留量从之前的
        8mg/㎡降至 1mg/㎡以下,油污清除率达 98%,设备故障率同比下降 15%。
    
- 
        安全零事故:3 个月内未发生一起深夜清洁安全事故,同时避免了人工清洁可能带来的产品污染风险,符合电子工厂的无尘生产要求。
    
    对于广东黑灯工厂而言,坦力工业洗地机器人的价值不仅是 “解决半夜清洁”,更在于推动工厂从 “生产无人化” 向 “运维无人化” 延伸。通过机器人与工厂 MES 系统对接,还可实现清洁计划与生产计划的联动 —— 生产任务密集时自动缩短清洁间隔,设备检修时重点清洁检修区域,让清洁环节真正融入智能制造的全链条。
    未来,随着工业机器人技术的迭代,坦力还将推出支持多机协同、AI 自主优化清洁路径的新版本,进一步适配广东工厂的多样化需求,为 “制造业强省” 的智能化升级注入更多动能。